負離子對人體的作用
20世紀70-80年代,負氧離子研究主要集中于對細菌、動植物的生物學作用等方面。21世紀初,研究領域涉及空氣離子對生物機體的生物學效應、精神、免疫和環境空氣離子測量等。醫學專家發現,攻擊人體細胞的病毒通常都帶有負電荷,當人吸入空氣中的負離子后,人體內的細胞也帶上了部分負電荷,由于同性相斥作用,病毒失去了對活細胞的攻擊能力。
另外,負離子進入肺部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全身組織器官,對人體產生綜合的生理作用。在臨床醫學方面,可用負離子來改善呼吸系統的病、神經系統、心血管系統的病癥,專家指出空氣負離子化有增強人體免疫的功能。此外,空氣負離子還對燒傷、潰瘍、外傷病人恢復有積極的作用。
當人們通過呼吸將空氣負離子送進肺泡時,能刺激神經系統產生良好效應,經血液循環把所帶電荷送到全身組織細胞中,能改善心肌功能,增強心肌營養和細胞代謝,提高免疫能力。人吸入相對濃度的空氣負離子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,使人精力充沛,健康長壽。
如吸入相當量的空氣負離子,還能驅除哮喘、高血壓、神經衰弱、肺氣腫、冠心病等疾患。由于這種負離子對機體的明顯作用,故它將成為一項重要的室內衛生狀況的評價指標。